Guanzhou Hu

Feeling comfortably numb

Find me on GitHub
https://github.com/josehu07

CV | LinkedIn | Google Scholar

To all my loved ones and my friends ♥
GitHub Pages — Theme by orderedlist

隔离在异乡小房间时的一些胡思乱想(#3)

01 Apr 2020 - Guanzhou Hu

本系列三篇是 2020 COVID-19 疫情时期,隔离在波士顿租住的小房间里的一些胡思乱想。世界和人生都在经历重要的转变期,故做此反思文字,以期将来能够回望,看到进步。此为 #3 篇。

一些胡思乱想(#3)

这么快就想把第三段写出来是因为昨晚分别在在机核和知乎看到了两篇文章,两针各见血。

这个主题就是有关自我表达和外部评价。我原本以为这是个二元的话题,但仔细一想才发现其实是三元 - 自我表达、外部对我的评价、我对外部的参与,而正因为总是忽略第三点:我对外部世界的参与,让我迟迟理不清楚思绪。

就前两点来说,我一直都是相当坚持自我表达,同时非常在意外部评价的。按自己的准则把事情做到自己满意,同时尽力让incoming comments都尽可能地正面。但我仍时常感觉自己是一个非常孤立、不爱social、不讨人喜欢的性格 - 这倒也不算是个问题吧,毕竟在疫情隔离的特殊时期,这反而成了一种优势,也是有点讽刺 - 但是真要剖开来看看的话,缺失的部分在哪呢?

这不太好用“宅”或“自闭”这种词来概括,因为严格来讲我仍然非常在意外部世界的动态,以及外部与我之间的联系,而且不局限于网络的渠道。我经常拿这两个词自我调侃,但我隐隐觉得不够精确。

直到昨晚在机核遇到了这篇文章 www.gcores.com/articles/121924,让我意识到了一个关键的词汇 - “公共领域”。这篇文章本身的话题其实敏感得多也深刻得多,但启发了我一点,那就是我对于公共领域的参与实在是太少太少了。我和外部的连结,更像是许多有向边,而我是图中的一个sink节点。

原因是multi-fold的。一部分是像这篇文章所言,如今互联网体量导致了“淹没”效应的出现,而新时代下各种大体量的平台则都通过刻意抽走五种理想化特征中的一部分来尽力避免有效公共领域的产生。配合上我自身的性格,在这些鱼龙混杂又有阻力的平台上,我往往选择去听、去比较、去做一个接收方,而非输出自己的评价,以避免这些评价损害到外部对我的评价。有时心血来潮想要表达一些什么,往往也是以自我为中心,既不是站在理中客的角度,也不站队任何一方立场,就像这三篇胡思乱想一样。久而久之,渐渐成为了知乎众中所言的那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个词汇就让我觉得更贴切了。在体量越小、用户群体共性更强的地方,我才越愿意做出包含观点的评论。

还有一部分原因则是在看这篇知乎回答的时候发现的 www.zhihu.com/question/379923494/answer/1114344319。处在一个什么都在转变的人生时期:年龄阶段的转变、职业身份的转变、更重要的是从somewhere people到anywhere people的转变。这些转变都是进行时,我也无从确定它们会成功,于是我就很难看清自己的立场,在各种问题各种背景下的立场,都变得模糊了。这样还谈何表达呢?

这个三角形缺失的一角,要补上还是非常困难的,既要等待更好的平台的出现,又要等待这些立场转变的完成,需要相当漫长的时间。不过我也并不急,我相信能做出有效的反思是最关键的第一步。

这三篇奇思妙想也算是写完了,有点像是把一段时间来的内心OS打印了出来,做了一次log snapshot,下一次自己再crash-restart之后,就可以直接从persistent storage拉出来看,而不用一项一项重新commit重新apply了。相信这对未来的自己是有好处的。

除去本段外,三篇总共出现66个“我”和9个“自己”。话题从一元到二元到三元,意外地有些规律感。三段的配图分别是《盐与避难所》、《空洞骑士》和《渎神》的art map。

Cvstodia

Please comment below anything you wanna say! 😉